药品追溯码上传率不达标,134家药店被医保“清退”
国家医保局推进药品追溯码工作十分迅速,而且已经出现了清退医保的惩罚措施。近日,据咸阳医保微信公众号消息,因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上传率低于10%,全市134家定点零售药店,自2024年10月31日起被取消医保结算资格。取消期至2024年医保服务协议期满。
陕西省医保局今年6月专门召开工作会,布置医保追溯码采集工作。据新闻报道,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医保局“一把手”亲自抓药品追溯信息上传情况日调度、药品追溯信息上传量日通报。即便如此,咸阳市部分药店追溯码上传率仍然不足,其中8家药店追溯码上传率甚至为0。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督力度。其中,超量开药、超范围用药、倒卖医保药品等已被列为整治重点,而药品追溯码则是应对“回流药”最有效的铁拳。
不难预测,全国各地将纷纷出现因为追溯码落地不到位,而被解除医保定点的。
追溯码上传率不达标被清退
目前,全国多个地区已经对不积极上传医保药品追溯码的行为给出了实质性处罚。
此前,山西运城市发布过相似公告,2024年10月1日前,未完成进销存追溯码信息采集上传工作的诊所、门诊部、零售药店暂停门诊统筹服务,涉及565家定点医药机构(其中药店385家)。
为了药品追溯码更好地落地,各地医保局煞费苦心。
9月,重庆九龙坡区发布通知,要求入库环节追溯码全量信息采集上传须在明年6月30日前完成。为了督促追溯码的落地,通知中提到,将对各定点医药机构上传的数据质量情况进行通报排名。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情况将纳入医保协议考核,同时对追溯码上传率低,工作开展不好的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基金飞行检查范畴。
此前,国家医保局推行的电子监管码也曾热闹一时,最早启动于2006年。从2008年开始,血液制品、疫苗、重要注射剂和第二类精神药品等高风险品种药品在流通过程中必须扫电子监管码。2016年山东疫苗案件中,假疫苗的流通轨迹实际并没有被追踪到,《一财网》曾报道,负责电子监管码的时任中信21世纪科技董事、阿里健康副总裁王培宇在一次内部论坛上提到:批发企业监管码采集率大概40%;疾控各环节采集率大概只有4%。
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一种“码”,如果不管理好采集率,最终都没法发挥作用。医保局这次设立的追溯码,要解决的问题是已经严重侵蚀医保基金安全的“回流药”,医保局将药品追溯码推进落地的决心相当坚决。
今年4月11日,在国家医保局举行2024年上半年例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向信用比较好、管理比较规范、积极推进药品追溯码扫码的定点医疗机构提供1-3个月的医保结算预付金,大大减轻医疗机构运行压力。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药品追溯码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10月29日,国家医保局专门组织发布会,向公众介绍药品耗材追溯码的进展。国家医保局计划,所有省份在11月底之前要实现追溯码启用,年底前完成试运行,明年1月1日起全部正式上线。
全国各地医保局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定点医疗机构开展药品追溯码的落地工作。
让回流药无处藏身
2023年开始的门诊统筹,使得药店能和医院门诊一样可以享受统筹报销。但是,定点零售药店在“回流药”产业链条当中,也容易成为药品二次销售回流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利益驱动下,已经有药店踩到了红线:非医保药品串换为医保药品、倒卖药品等。7月29日,国家医保局曾发布《重罚!销售172元“回流药”被依法罚款超10万元》,曝光了广州某药房涉嫌销售“回流药”的典型案例。
“回流药”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了医保基金的安全,为此国家医保局重拳出击,祭出药品追溯码这一利剑,希望逐步规范零售药店的销售渠道,重点打击“回流药”。
未来随着全国医保系统药品追溯码的上线,患者自己就可以在购药时通过扫码,了解到药物被销售到哪、是否被二次销售过等重要信息。购药者如果发现医保局发布的相关信息涉及自己所购药品,也可以凭借带有追溯码的药盒以及发票进行维权。
这一切的前提,是人人都能查询到追溯码。目前,在福建省厦门市,全市1500余家定点零售药店药品追溯采集100%全覆盖;截至10月末,北京市149家定点药店已成功采集并上传113.9万余条药品追溯码信息,医保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还将全面建立追溯码、医保编码和商品码的三码合一映射库,以及药品耗材大的追溯映射库、各类追溯码的识别库,并免费向定点医药机构和生产、流通企业开放,以实现扫码入库出库工作高效、便捷。
从医保局的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这一次推动药品追溯码落地的决心无比坚决,未来“回流药”将无处可逃。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廿十三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